外贸平稳收官几无悬念

我们甚至不合时宜地揣测:中国正在进入流动性陷阱。

想象不可想象之事的时候已经到来:美国主导国际事务的时代很可能即将走到尽头。然后他说起他在2012年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上主持的一场讨论会。

外贸平稳收官几无悬念

福格尔说,30年过后,美国的人均财富可能会更高,但中国在世界GDP中的份额(40%)将使美国(14%)和欧盟(5%)相形见绌。他提醒说:很多美国人依旧令人震惊地不知道世界其他地区、特别是亚洲已经取得了多大的进步。而由于哈斯和普雷斯托维茨这样的领袖也相信这样的幻觉,那就不要质疑我们的幻想了。马凯硕试图把话说得轻一些:亚洲的崛起其实不是坏消息。美国是一个喜欢打退堂鼓的国家。

只有四亿人的美国,再也不能继续长时间回避国际经济的新现实。马凯硕说,如果事实证明他们的预测是准确的,那么就不需要做什么准备了。这意味着国民储蓄率的最高值也就在这几年见顶了,之后只会降下来而不会持续上升。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中国的生育率已经和发达国家差不多,一个妇女平均生1.6个孩子,出生率是很低的。其中,新加坡的出口品中包含的国内附加值率为42%,中国台湾为53%。这个结构变化的过程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现在欧洲很多债务危机的国家为什么经济增长停滞呢?一方面因为收入水平相当高,没有增长动力,但是即使这样也可以看出这些国家的国民储蓄已经很低了,每年赚的钱都用于社会保障和其他的消费,没有留存,甚至要举债用于消费和社会福利开支。

笔者认为就平均而言,维持10年的6%—7%增长率是完全有可能的。而美国在2010年年底的资本存量是44.7万亿美元,我们只是美国的1/3多一点。

外贸平稳收官几无悬念

特别是,在需求条件上,中国未来是否可能释放和维持旺盛的国内需求来支撑经济的持续增长。而在中国内地,这个密度更低。技术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接下来的问题是,实现较快的资本积累就够了吗? 苏联过去的资本积累也很快,那些曾经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也都有很高的积累率,但是经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即使有过高速增长的阶段,也只是昙花一现。

过去20年,中国资本存量平均每年增长约12%,高于改革的头10年,因此资本产出比在90年代以后快速提升,而这个时期正是中国GDP增长最快的时期。正确的思维方法是观察中国在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方面走过来的路径是否大体正常,中国的道路是否遵循了一般的经验规律。,可是不久苏联的经济就出问题了。现在,农业的附加值占GDP比重大约10%左右,未来还将会缓慢下降,有研究估计,到2030年会下降到5%—7%,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因为,差距越大,追赶的空间就越大。以铁路为例,按照规划,中国铁路里程在2015年将达到12万公里,也仅仅是美国22万公里的一半多一点。

外贸平稳收官几无悬念

坦率地说,消费占比的下降一直是一个疑问。不过,收敛假说还是能够帮助我们来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

按照名义值计算基本上平均5年翻一番,即使按照可比价格计算,GDP平均7年也可以翻一番。不过,它是基于购买力平价(PPP)方法来预测的。这个报告使用日本亚洲研究所编制的涵盖9个国家和地区(日本、印尼、韩国、中国台湾 、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中国)的亚洲投入产出报表2008 年的数据,估算出9个经济体贸易加权的出口品的国内附加值率(即出口价值里国内附加值所占的比重)平均为72%。用这个逻辑推下去,到 2020 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总量按照购买力平价的换算结果,占全球应该接近25%。即使在加工贸易领域,看上去是用别人的技术,或者消化别人的技术,能做好也是不简单的。2011年有一个消息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的城市化率超过了50%,这意味着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业人口。

无论过去消费占比是否出现下降趋势,笔者相信未来的消费占比一定会不断提高。这些经济体可以保持7%-8%的增长率,10年就可以实现人均收入的翻番。

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因为技术不进步。以贸易和FDI为途径吸收和消化国外的技术,并逐步实现技术的本土化和技术升级,是中国技术进步的基本方式。

第四,随着低收入阶层住房保障体制的逐步完善,也会带动大量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支出的增长。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亚洲四小龙,发现TFP的增长率是正的,这是最本质的区别,不要看苏联有高积累,亚洲四小龙也有高积累,但是这两种增长的机制是完全不同的。

其次是中国未来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其次是中国未来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用这个逻辑推下去,到 2020 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总量按照购买力平价的换算结果,占全球应该接近25%。我们可以估算一下,如果沿海人均GDP是1.2万美元,内地平均是6000美元,再假设内地有9%的增长率,沿海有5%的增长率,可以匡算出,内地大概需要20年才能收敛于沿海的水平。

来源:红旗文稿 进入 张军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有高资本积累没有用,必须要有技术进步,否则投资多了,资本的边际回报率递减,增长变得不可持续。

这是与前苏联很不同的。中国具备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吗?现在每个人都关心中国未来的较快增长是否还有可能,未来是否具备再增长的能力。

因为,差距越大,追赶的空间就越大。这不仅因为国际上有先例,即东亚经济体在人均收入达到中高水平以后都保持过较快的增长速度,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国内的地区差距造就了巨大的投资和生产率的改善空间。

正常的思维是,在很多方面,中国不会例外。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中国的生育率已经和发达国家差不多,一个妇女平均生1.6个孩子,出生率是很低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经济的基本建设和资本形成的高峰期可能也就再有15到20年的时间,这对中国经济收敛于高收入发达国家至关重要。而美国在2010年年底的资本存量是44.7万亿美元,我们只是美国的1/3多一点。

,可是不久苏联的经济就出问题了。这样的话,可以推算出中国在2020年之前就可以达到和美国一样的经济总量。

比如,假设未来10—15年中国经济可以保持8%的增长率,美国是2%,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保持3%的升值速度。要指出的是,中国资本积累加快的同时伴随着技术的进步,而技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了贸易。

笔者认为就平均而言,维持10年的6%—7%增长率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些经济体可以保持7%-8%的增长率,10年就可以实现人均收入的翻番。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

友情链接: